從合成纖維的發展,認識聚酯纖維(滌綸)、尼龍(錦綸)、壓克力纖維(腈綸)三大合成紡織纖維

字數8,857個 閱讀全文: 9 分鐘
推薦本文

人造纖維總類很多,大致分為再生纖維、半合成纖維、合成纖維。市面上很多衣服的布料都是使用人造纖維製作的。在人造纖維發展前,人類的布料來源大宗都來自於天然纖維,植物、動物,這些材料可能因為供給不足,價格昂貴,例如動物皮毛、蠶絲等,也可能因為氣候影響產量供應不足,例如棉花病蟲害。

棉花是天然纖維中用量最大的一種,但因為病蟲害,促使科學家研究合成纖維。
棉花是天然纖維中用量最大的一種,但因為病蟲害,促使科學家研究合成纖維。

人造纖維是工業發展中重要的一環,背後的驅動力就是人類需求增加,工業化發展促使布料成本降低、附加功能增加,發展到現在,合成纖維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用量最龐大的布料纖維來源。

本文將介紹合成纖維的發展,並帶您認識三大合成纖維聚酯纖維 Polyester(滌綸)、尼龍 Nylon (錦綸)、壓克力纖維 Acrylic(腈綸),它們是目前布料市場的主流,這些纖維各有什麼優缺點、特色。

人造纖維與合成纖維是什麼?一樣嗎?

人造纖維 Man Made Fiber 相對於天然纖維 Natural Fiber,是紡織纖維依照材料來源分類分成的兩大體系。天然纖維可以進一步分成植物纖維、動物纖維、礦物纖維。而人造纖維總類很多,分法也很多,其中一種可分為再生纖維、半合成纖維、合成纖維,下圖則是分為合成聚合物與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和其他。合成纖維是科學家研究仿製、改進天然動、植物纖維特性的成果,通常合成纖維是將各種化工材料透過噴絲板擠出到空氣和水中,形成一條線而產生,整個過程很類似人造絲的產製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什麼是人造絲?什麼是嫘縈?認識人造絲發展、人造絲優點與人造絲缺點

紡織纖維依照材料來源分類。天然纖維分成植物纖維、動物纖維、礦物纖維。人造纖維其中一種可分為合成聚合物與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和其他。
紡織纖維依照材料來源分類。天然纖維分成植物纖維、動物纖維、礦物纖維。人造纖維其中一種可分為合成聚合物與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和其他。

嚴格來講,合成纖維是人造纖維的一種,但人造纖維除了合成纖維外還有其他包括再生、半合成纖維。有些人會稱呼人造合成纖維或是化學纖維,這些都是指合成纖維。

合成纖維的發展

1890 年代法國人造絲的出現開啟了人造纖維的時代。人造絲是半合成纖維,也是從植物中提煉出纖維素,再用化學改性成為衣物纖維。但人造絲在製造過程中需要大量加工,並且產生很多汙染問題,導致尋求更便宜替代材料的動力。隨後的幾十年,化工行業的成功,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新型合成纖維。

1924 年開發出纖維形式的醋酸纖維。接著是尼龍是第一種完全由石化產品合成的纖維,1936 年杜邦公司將其用作縫紉線,杜邦公司隨後於 1944 年推出了腈綸。直到 1950 年代初聚酯進入纖維市場後,棉花市場開始受到大幅影響,這也顯示人們開始大幅接受合成纖維製成的布料、衣物。

合成纖維具有強力不易皺快乾抗磨擦耐酸鹼不受化學藥品作用不怕蟲咬等優點,但吸水性及透水性較差。

合成纖維當然也有缺點,合成纖維缺點為含水量低,比較容易產生靜電,且大多不耐熱、無法被自然分解,相對容易融化、易受熱洗損壞、較易過敏、清洗時可能會釋出塑膠微粒。此外,一般合成纖維的光澤、吸濕透氣性較不好,舒適性較差,這些都是以往合成纖維推展最大的難題。

在以往天然纖維因為含水量高,易縮水、變形產生皺褶,纖維也較容易斷裂,使用壽命也較有限。這些問題正好被合成纖維彌補了市場需求,兩者之間的混紡、優缺點互補遂成為可行的解決方案。因此很多合成纖維往往與棉纖維或羊毛纖維混合紡織成市售的衣料。

合成纖維的出現讓混紡纖維成為市場花樣百出的布料發展。業者更容易找到市場需要的布料,或是設計出更好、更適用的產品。

台灣的人造纖維產業發展

在開始了解合成纖維之前,讀者可以簡單了解一下這些原料產業間的關係。事實上人造纖維是石化業的一環,嚴格講起來石化工業主要是最上游的輕油裂解(產品就是乙烯、丙烯等基本石化原料),以及緊接下一環加工後的原料。而下一環包括塑膠原料人造纖維原料人造橡膠原料三類,生產流程上就是將乙烯、丙烯等輕油裂解出來的基本原料加工,製造出下游所需的中間原料。這三種原料對應中游分別是塑膠製品、人造纖維紡織成衣、人造橡膠類產品。

我們在其他文章中,曾經介紹過合成乳膠、泡棉以及現在要介紹的合成纖維,其實正好歸屬於三大類,合成乳膠是人造橡膠類、泡棉是塑膠類、人造纖維則是本篇要介紹的主角。這三大類製品在台灣的石化體系生產的原料中,以塑膠類占有六成,比重最高,其次是人造纖維,最後材是人造橡膠。不過本文主要了解的是人造纖維與布料。

進階閱讀:天然乳膠、合成乳膠和人造乳膠有什麼不同?聚氨酯床墊、記憶泡棉床墊、天然乳膠床墊哪一種比較好?各有什麼優缺點?什麼是泡棉?泡棉和海綿不同嗎?泡棉種類有哪些?1次搞清楚

紡織產業鏈上游為石化原料,經製造成尼龍纖維、聚酯纖維、嫘縈纖維、碳纖維等人纖產品後,再紡成紗線,然後經過織造成布疋,再經漂白、染色、印花、塗佈、整理等染整程序,裁製縫合為成衣製品或其他相關紡織商品。

筒狀針織布機
筒狀針織布機

合成纖維的上游原料包括生產聚酯產品用的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純對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PTA),生產尼龍產品所需的己內醯胺(Caprolactam,CPL),以及生產亞克力棉所需的丙烯腈(Acrylonitrile,AN)等;在合成纖維的生產鏈上,PTA 的上游石化原料為對二甲苯(p-Xylene,PX),EG 上游的石化原料為乙烯(Ethylene),而乙烯的上游為石油腦(Nathptha),這些拗口的化學名詞就是石化工業衍生的各種材料。

目前國內紡織產業原料來源除了本土廠商外,也有部分來自海外進口,進口主要以天然纖維為主。台灣石化原料包括六家上市公司:台塑南亞、中石化、台化、遠東新、東聯等,因為石化原料有些在運輸與保存上成本高,因此就地發展產業體系相對重要。台灣大約在 1970 年代開始發展人造纖維的上游原料,因為下游紡織業的發達,反向推動了上游產業發展,一直到目前,臺灣紡織業產業結構完整,也是世界機能性紡織品消費市場主要原料供應來源之一。

紡織用的纖維

人造纖維可以是由天然原料加工而得,例如:人造絲;但主要是透過化學方法合成。能夠應用在紡織的纖維,它的「長度」通常是「直徑或厚度」的 1,000 倍以上(長度:厚度≧1,000:1),也就是說要有一定的細度。通常比 1 公分短的纖維,不宜紡紗,只宜供製紙或複合材料。

紡織纖維不能光有纖維的細長的型態,還要有一定程度的拉伸強度(Tenacity)、韌性(Toughness)、伸率(Elongationor Extension)、柔軟性(Softness)和溫度穩定性(Temperature Stability)等特性才行。具有這些基本特性,才能運用在紡織加工上,紡製成紗線;紗線才能再織造成布料或是當作複合材料的結構補強材等。

在實務上,一般會把像棉花、羊毛或與其類似長度(平均約 1~15 公分)的纖維稱為短纖維(Staple);而把類似經過繅絲後的細長蠶絲的纖維稱為長纖維或絲(Filament),在人造纖維出現前,蠶絲是唯一的長纖維。至於平均長度介於短纖維和長纖維間的纖維,其加工方式,需要特殊的處理和考量。

除了長度外,纖維還有粗細之分,也就是纖度。人造纖維的粗細對應的名稱有統一規定:

  • 大於 7.0dtex:粗纖維(coarse fibers)
  • 2.4~7.0dtex:中等細纖維(medium-fine fibers)
  • 1.0~2.4dtex:細纖維(fine fibers)
  • 1.0~0.3dtex:超細纖維(microfibers)
  • 小於0.3dtex:極超細纖維(supermicrofibers)

dtex 是纖維的細度單位,decitex(分德士),簡寫為 dtex,相當於 0.1tex。國際上常用有丹尼(Denier)與德士(Tex)定義為 9,000 公尺長的纖維秤重所得的公克重。例如:9,000 公尺長的纖維秤重得 70 公克,則這條紗為 70 丹尼的紗,簡寫為 70D。另外,歐洲長絲細度單位的用法稱為「德士制(Tex System)」是指在 1,000 公尺中有多少個 1 公克重,即為多少個德士(tex)。

合成纖維或者稱為化學纖維,因為是人工製造的,要斷裂成多長都行,所以可隨意依照加工需求來做成短纖維或長纖維。特殊的纖維都具有特別的特性,例如高強度的碳素纖維足以吊起一台小汽車!

目前市面上常常提到的貓抓布、貓抓皮就是超細纖維,由各種聚酯製成;聚酰胺(例如尼龍、Kevlar、Nomex)以及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的組合。班尼斯的沙發、懶骨頭也有多款採用了貓抓布材質,例如:【貓抓皮革 Call in電話懶骨頭】、日正波斯貓‧貓抓皮革獨立筒L型沙發

綸族的相同與差異:滌綸、錦綸、腈綸、丙綸、氨綸…

中國大陸把合成纖維幾乎都冠上什麼「綸」。「綸」有「線」的意思,這些合成纖維都是單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長鏈,經紡絲成形和後處理製得,製造生產有點類似人造絲。具有化學纖維的一般優越性能,如強度高、質輕、易洗快干、彈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同品種的合成纖維還具有各自的獨特性能。

下表是中國大陸常用的合成纖維學名及俗稱,這些纖維在大陸都以某綸來稱呼,是目前主要的合成纖維,其中滌綸、錦綸、腈綸和丙綸約佔合成纖維產量的 98%。其他合成纖維則各有特別之處,運用在不同的產品。例如:氨綸因為彈性非常大,經常與其他纖維混紡成為類似泳衣等需要彈性的產品。有些懶骨頭的外袋也會添加這種彈性材質。

學名俗稱
聚酯纖維滌綸
聚醯胺纖維錦綸
聚丙烯腈纖維腈綸
聚丙烯(PP)纖維丙綸
聚乙烯醇(PVA)纖維維綸
聚氯乙烯(PVC)纖維氯綸
聚乙烯(PE)纖維乙綸
聚四氟乙烯纖維氟綸
聚氨酯(彈性)纖維氨綸
芳香族聚醯胺纖維芳綸

下表整理了台灣常見的合成纖維,以及各自最大的特色。事實上,大部分的合成纖維強力都比天然纖維高,但舒適度比天然纖維略差,因此在纖維真正紡成布料時,多半會運用不同特性進行混紡,將各自的優點發揮到最大。

台灣名稱大陸名稱學名單體最大特色常見商標
聚酯纖維polyester滌綸聚酯纖維
(PET)
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產量最大,用途最廣。Tetoron®
Terylene®
Dacron®
尼龍
nylon
錦綸聚醯胺纖維
(PA)
脂肪族聚醯胺強度最大,最耐磨,手感滑順Akulon®
Amilan®
Antron®
壓克力纖維
Acrylic / modacrylic
腈綸聚丙烯腈纖維(PAN)聚丙烯腈保暖性好,質感類似羊毛Dairon®
Orlon®
Beslon®
不織布
olefin
丙綸聚丙烯纖維
(PP)
聚丙烯PP最輕Pylen® Avisun® Bolta®
彈性纖維/萊卡Spandex氨綸聚氨酯纖維
(PU fibre)
聚氨基甲酸酯PU很強的彈性,伸展度達600% LYCRA®
聚乙烯醇纖維Vinylon / Vinalon維綸聚乙烯醇纖維(PVA)聚乙烯醇縮甲醛PVA吸濕性最大,合成棉花 
聚氯乙烯纖維polyvinyl chloride氯綸聚氯乙烯纖維(PVC)聚氯乙烯PVC生產成本最低 

接著我們來認識三大合成纖維,這三種產品幾乎遍及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隨處都能看見。

聚酯纖維Polyester:滌綸,用量最大的合成纖維

聚酯纖維有許多別稱,英文名稱 Poly,全名 Polyester,在中國稱為滌綸、PET 纖維,早期中國大陸有一種叫的確良的布料,是 Darcon 的音譯,就是聚酯纖維的紡織布料;而在日本又稱為 Tetoron、特多龍、達多龍,這麼多名稱就像天絲和萊賽爾之間的關係一樣,是品牌與學名混用的例子。以上這些琳瑯滿目的稱呼,都是指聚酯纖維。

聚酯纖維,又稱滌綸、的確良、達克綸、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的確涼
聚酯纖維,又稱滌綸、的確良、達克綸、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的確涼

聚酯纖維的化學名稱非常拗口,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簡稱 PET 或PETE),又稱為滌綸、的確良、達克綸、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的確涼。

聚酯纖維被中國大陸稱為滌綸,源自於 Polyester Poly Terry Fabrics,其中 terry 是指一種帶有環形或半環形的紋路,因此,當聚酯纖維製成的布料具有類似紋理時,就被稱為滌綸。

聚酯纖維的優點

聚酯纖維的最大優點是生產成本,是目前人類應用最多的一種合成纖維,用量比棉花還多。除此之外,強度高、不易變型、耐用,彈性好、耐熱性好、表面滑順、耐磨性好、耐光性好、耐腐蝕、不易褪色、便於清洗等。此外聚酯纖維的製造成本低,因此受到市場大量使用。

聚酯纖維的缺點

聚酯纖維以往的形象都是排汗衫、洞洞衣等等,也因此給予消費者價值比較低廉的印象。聚酯纖維缺點:幾乎不吸水、透氣性、保暖性較差,舒適感也略低,還容易產生靜電,穿著時間長了會不舒服。此外,聚酯纖維布料的可塑性較差,不易染色,僅能用高溫高壓來染色,聚酯纖維容易保留和散發身體產生的氣味,通常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有些製造商會在材質上做抗菌處理。無論是聚酯或尼龍纖維,台灣目前都是全球主要的生產地。

  • 幾乎不吸水
  • 透氣性較弱
  • 保暖性較差
  • 容易產生靜電
  • 不易染色

以聚酯纖維為主要原料,經過純紡、混紡或者交織物等工藝處理,製成布料已經被普遍接受。聚酯纖維與其他材質混紡,主要是為了達到其他功效與目的,因此除了100%Poly之外,常見的還有為了提升觸感與舒適度的T/C混紡(T=Tetoron,聚酯纖維 / C=Cotton,棉,聚酯纖維比例高於棉)、提高強度的T/R混紡(R=Rayon,尼龍)、CVC混紡(棉比例高於聚酯纖維)…等。

由於化工、紡織科技不斷發展,聚酯纖維以目前的技術已經大幅改善了先天的缺點。聚酯纖維可以製成多種布料,各式平織、針織布料。許多大運動品牌的機能材料,也都是以聚脂纖維為主材料製成的布料。甚至多數人習慣穿的棉T,現在的聚脂纖維也能做到與棉材質手感相近,以此替代棉布印花,更比棉布多了人造纖維的種種優勢。

以往聚酯纖維不容易印色的缺點,也因為分散染料 (分子小、結構簡單、不含可電離的水溶性基團的疏水性染料) 的發展得到解決,不僅色牢度高,不需要擔心水洗之後掉色的問題,耐熱遷移性,耐熨燙性,耐光牢度,耐濕處理牢度都有改善。

尼龍Nylon:錦綸,第一種完全由石化產品合成的纖維

尼龍(英語:Nylon),又譯為耐隆、奈綸、耐綸、尼綸、錦綸,是一種人造纖維、塑膠和聚合物,是由美國杜邦公司英年早逝的科學家 Wallace Hume Carothers(1896∼1937)在 1935 年發明。一開始用在牙刷刷毛,後來製成女性絲襪(上市第一天就以 60 萬雙的數量銷售一空,非常受歡迎)、降落傘以及輪胎、帳篷、繩索等非紡織纖維材料。這種纖維彈性好、耐熱,吸水性也比聚酯纖維來的好,摸起來的手感很像蠶絲,適合作為衣料使用。

上市第一年,杜邦就賣出了 6400 萬雙絲襪。同年,尼龍出現在電影《綠野仙踪》中,它被用來製造將多蘿西帶到翡翠城的龍捲風。
上市第一年,杜邦就賣出了 6400 萬雙絲襪。同年,尼龍出現在電影《綠野仙踪》中,它被用來製造將多蘿西帶到翡翠城的龍捲風。

尼龍除衣著服飾用途外,最大用途是地毯和產業用紡織品,因為它具有強度高、韌性強且質輕,可用於汽車輪胎、消防管及降落傘等。也常被製成安全帶、安全氣囊和繩索,或使用在過濾布、帆布上。尼龍纖維成本較高,但因獨特的觸感和色澤外觀,仍穩佔市場。

尼龍是由一種聚酰胺(Polyamide,PA)以人工方式通過逐步聚合或固相聚合而成,所以也叫聚酰胺纖維,聚酰胺也寫作聚醯胺。

杜邦公司一開始致力於聚合物創新研究,1930年成功開發出氯丁橡膠(合成橡膠的一種),以及另一種具彈性但堅固的糊狀物,後來成為尼龍的始祖。1935年初,使用冷抽(cold drawing)方式成功開發出尼龍,具有彈性、強度,命名為「聚合物6-6 (polymer 6-6)」。杜邦將尼龍大量使用在絲襪和束衣褲上。

目前市面運動服飾的使用上多以尼龍 6 和尼龍 66 為主,尼龍 66 的耐熱性、觸感都比尼龍 6 好,尼龍 66 的價格也比尼龍 6 貴,因此常被拿來製做超細纖維,製成高檔服裝,達到精品的柔軟質感。

尼龍纖維和聚酯纖維需透過不同的染料上色,紗廠便運用此特性,將兩種紗合捻在一起染色,如果用酸性染料,尼龍纖維會吸收染料,聚酯纖維則不會,由此創造麻花效果或雙色效果。同樣的,也可用分散性染料,尼龍還是會上色,只是沒有像聚酯纖維那麼多,麻花效果較不明顯。

尼龍的優點

尼龍的優點是強韌、耐磨、觸感平滑、重量輕、彈性佳、抗蟲、抗霉而且材質不易產生靜電、變形、起毛球和老損等,被譽為最耐用的紡織纖維。常被用於製作漁網、地毯、繩索、濾網、服飾,以及涼感床包、被單等寢具用品。

  1. 尼龍織物耐磨性是所有纖維中最佳,比同類產品其它纖維織物高許多倍,因此具堅固耐用性,它的耐磨性是棉花的10倍、羊毛的20倍。
  2. 尼龍織物吸溼性,在合成纖維織物中相對較好,碰到水後,它能延展3.5%。用尼龍製作的服裝比聚酯纖維服裝穿著舒適一點。不過穿著尼龍的衣服流汗或淋雨運動時,尼龍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乾燥。
  3. 尼龍織物屬輕型織物,在合成纖維織物中僅列於丙綸、腈綸織物之後,因此,適合製作登山服、冬季服裝等。
  4. 尼龍織物的彈性及彈性恢復性極好,但小外力下易變形,所以織物在穿用過程中容易變皺摺。
  5. 尼龍織物的耐熱性和耐光性均差,須注意洗滌、保養,以免損傷織物。
  6. 尼龍在摩擦之下,比起聚酯纖維會更容易起毛。雖然這不會使它的強度降低,但是會讓外觀有使用過的痕跡。

尼龍的缺點

不通風、不透氣、較不耐熱,只要靠近火焰或熱源,便會立即迅速卷縮熔成白色膠狀,並起泡,所以熨燙時需小心溫度。

一般人對尼龍材質衣物的印象是不通風、不透氣、不舒適。但經過現代紡織技術的改造之後善尼龍的缺點,舒適度也能大大提升。尤其如果將尼龍抽成纖細的長絲並織成非常細薄的衣物時,其中間的空隙多,易使空氣循環流動,穿著起來便非常涼爽,可做為夏季衣著之用。

聚酯纖維尼龍纖維
用途聚酯纖維因為其快乾及強度高的特性,被廣泛的運用在運動布料上。因為尼龍纖維布料柔軟及滑順手感的特性,很受瑜珈和內衣褲品牌歡迎。
手感較粗、乾燥較柔軟、滑順
外觀較鈍較亮
價格較低較高
染料分散性染料酸性染料
染色及色牢度對於染料吸收程度佳,色牢度較好。色牢度較不好,日光牢度較差。
摩擦牢度較好較差
耐用性強度比尼龍低,但是比一般纖維高強度、耐用度、延展性都比聚酯纖維好
對熱的反應較能承受高溫不能承受高溫
對水的反應含水率:0.4
聚酯纖維含水率低,具疏水性,也因此比較快乾。
含水率:4
尼龍含水率高,較親夫,可以比聚酯纖維吸收更多的水份,乾燥速度比較慢。

尼龍和聚酯纖維布料都是很好清潔和維護的布料。但是不能乾洗、高溫熨燙、高溫烘乾。

壓克力纖維Acrylic:腈綸,最像羊毛的合成纖維

聚丙烯晴纖維(Polyacrylonitrile),又稱壓克力纖維(Acrylic fiber),一般是指含85%以上聚丙烯腈的壓克力纖維(Acrylic)。大陸稱為腈綸,最像羊毛,但沒有羊毛的輕柔,常和羊毛混紡在一起,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彌補缺點。有一種新的仿山羊絨(cashmere like)的織物,相當輕柔,突破壓克力纖維的傳統缺點。壓克力纖維,因為類似羊毛的外觀、觸感和特性,也被稱做「人造羊毛」或「合成羊毛」。

壓克力纖維(Acrylic fiber)也被稱做「人造羊毛」或「合成羊毛」。
壓克力纖維(Acrylic fiber)也被稱做「人造羊毛」或「合成羊毛」。

壓克力纖維是 Acrylic 的音譯,與我們熟知的壓克力(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 MMA)不一樣。

壓克力纖維被廣泛地用於服裝服飾與戶外用品領域,也是三大合成纖維之一,產量僅次於尼龍和聚酯纖維,市面上的人造毛線、長毛絨布料多含有壓克力纖維,常製作成毛毯、針織衫、圍巾、手套、帳篷…等產品。因為不怕太陽光照射也不怕發黴及蟲蛀,常拿來做窗簾、遮陽棚、帳棚、防雨布、過濾布、防火布等等產品的素材。

具有優越的保溼性和發熱性,經常會使用在冬天的衣物上,用作毛衣、運動服、靴子和手套襯裡的布料,以及家具面料和地毯。

壓克力纖維的優點

質輕、蓬鬆、保暖、不縮不皺,比羊毛容易清洗,而且容易乾、不怕太陽光照射、不怕發霉及蛀虫。對多數化學劑有良好抗力,但無法抗鹼(alkali)及含氯(chlorine)漂白劑的侵害。

壓克力纖維的缺點

不太能吸汗,且容易產生靜電和起毛球。壓克力纖維相對天然纖維也有不足。例如,它常常需要預熱才能變得柔軟,作為羊毛替代品,在潮濕環境下其保暖性略遜一籌。有些手工編織者認為壓克力纖維不便於編織,因為其缺乏拉伸感。此外,它比天然纖維更易燃,因此對於嬰兒和兒童制用品應謹慎使用。

近來來壓克力纖維經過改良和發展,逐漸取代兔毛、羊毛的保暖功效,尤其是近來最流行的發暖衣或極暖衣,更是由壓克力纖維成份製成,不僅清洗方便,保暖效果也極佳。

這三種是最常見用來製作衣物纖維的材料,如果再加上丙綸,也就是俗稱的不織布,四種產品幾乎約佔合成纖維產量的 98%,是用途最廣泛的織品纖維。透過本文的介紹,您是否對於合成纖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呢?


推薦本文

在〈從合成纖維的發展,認識聚酯纖維(滌綸)、尼龍(錦綸)、壓克力纖維(腈綸)三大合成紡織纖維〉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