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手麻原因有哪些?為甚麼睡覺手麻?手麻要看哪一科?如何舒緩手麻

字數8,025個 閱讀全文: 9 分鐘
推薦本文

睡覺醒來手麻(numbness),或睡到一半手部麻醒?你知道枕頭太高可能導致手麻嗎?如何舒緩手麻?手麻可能是短時間壓迫、循環不良造成,如腕隧道症候群、尺神經壓迫,也可能是疾病,如:自律神經失調或是中風。不管是哪種,一開始都是因為不良姿勢累積的問題,本文將簡單說明。

什麼是手麻

手麻木(numbness)是一隻或一雙手或手指的感覺減弱或消失,通常,麻木伴有其他症狀,例如針刺感(pins-and-needles sensation)、燒灼感(burning sensation)、刺痛(tingling),而手臂、手或手指會感覺不靈活或乏力。麻木感覺可能是沿着某一條神經線的感官分布,也可能對稱地影響雙手。

可能有些人都有中午趴睡,結果醒來手麻了,這是壓迫到手部的尺神經麻木的感覺可能很快就會消失,雙手保持在放鬆的位置或稍微搖晃、甩一下就可以了。雖然偶爾、暫時的麻木沒什麼大問題,但頻繁的症狀可能是潛在問題的徵兆。

認識手部神經與手麻

神經系統從大腦到脊髓(中樞神經),並由每一節段的脊髓分岔出神經根並組成神經叢,其中頸神經叢分部在第一頸神經至第四頸神經;而臂神經叢則從第五頸神經至第一胸神經,往周邊延伸一直到前臂、手腕並止於手指末稍。因此手臂、手腕到手指的麻木可能因為某一個部位的壓迫而產生。

從臂神經叢分岔延伸的神經當中,其中較為常見易受機械性刺激或壓迫而出現症狀的神經包括:橈神經、正中神經和尺神經,這些神經穿過一系列可能成為壓痛點的隧道,進而導致手部麻木和刺痛。

手麻原因就是上肢的神經與叢臂神經受到壓配,導致感覺支配傳達麻木疼痛感到脊隨,傳達到大腦。臂神經叢分岔延伸的神經當中,其中較為常見易受機械性刺激或壓迫而出現症狀的神經包括:橈神經、正中神經和尺神經。
手麻原因就是上肢的神經與叢臂神經受到壓配,導致感覺支配傳達麻木疼痛感到脊隨,傳達到大腦。手麻原因就是上肢的神經與叢臂神經受到壓配,導致感覺支配傳達麻木疼痛感到脊隨,傳達到大腦。其中較為常見易受機械性刺激或壓迫而出現症狀的神經包括:橈神經、正中神經和尺神經。

橈神經

橈神經(Radial nerve)由臂神經叢的 C5、C6、C7、C8 和 T1 神經根形成,纏繞在肱骨的後側。橈動脈淺神經在手腕前的肱橈肌下方向下延伸至手背。在肘部外側(外側)行進並進入前臂外側。在前臂,橈神經為所有伸直手腕和手指的肌肉提供動力,因此若有損傷,會導致手腕下垂-無法伸直手腕。橈神經也手背的拇指側提供感覺。

認識手部神經與手麻,臂神經叢結構圖
認識手部神經與手麻,臂神經叢結構圖

如果用拇指側敲擊前臂遠端和手腕,常常會感到麻木的手背處有刺痛感,這就是橈神經。由於它非常接近皮膚表面,因此也可能被手腕上緊繃的物體(例如手錶)壓縮。

尺神經

尺神經(Ulnar nerve)由 C8 和 T1 神經根(臂神經叢的一部分)形成,從頸椎延伸到鎖骨下方,穿過腋窩,然後沿手臂內側向下到達手肘內側,最後分佈到手的小肌肉,負責無名指(在多數人是尺側、即接近尾指的那一半)和尾指(又稱小指)和相應的手掌部位的知覺。

肘隧道的尺神經受到壓迫會導致肘隧道症候群,這是手麻的常見原因
肘隧道的尺神經受到壓迫會導致肘隧道症候群,這是手麻的常見原因
  • 有時意外碰撞到「手肘內側一顆骨」,引起手肘內側一陣痠痛、麻痹到手指尾及無名指的感覺,這就是尺神經,英國人稱這個位置為「有趣骨頭」(funny bone)。尺神經離手肘皮膚很近,容易碰傷。
  • 尺神經會在兩個不同的位置受壓迫或被刺激:
    • 手肘的「肘隧道」(cubital tunnel):尺神經穿過手肘時受到壓迫,導緻小指和無名指麻木和刺痛,以及手部無力,這是外科常見的肘隧道症候群,香港稱為肘管綜合症。
    • 手腕的「蓋恩氏管」:鉤狀骨與豌豆骨共同構成尺神經穿過的隧道狀構造,稱「蓋恩氏管」(Guyon’s canal、又稱ulnar canal)。此處的神經可能因直接壓力(例如握住工具或騎自行車)而受到壓迫,又稱「騎士麻痺」(cyclist’s palsy 或 handle bar palsy)。
鉤狀骨與豌豆骨共同構成尺神經穿過的隧道狀構造,稱「蓋恩氏管」,尺神經受到壓迫又稱為騎士麻痺。與腕隧道症候群差別在於騎士麻痺是尺神經受到壓迫,尺神經靠近手掌小指側,而腕隧道症候群是正中神經受到壓迫,靠近大拇指側。兩者都是常見的手麻原因之一。
鉤狀骨與豌豆骨共同構成尺神經穿過的隧道狀構造,稱「蓋恩氏管」,尺神經受到壓迫又稱為騎士麻痺。與腕隧道症候群差別在於騎士麻痺是尺神經受到壓迫,尺神經靠近手掌小指側,而腕隧道症候群是正中神經受到壓迫,靠近大拇指側。
自行車騎士手腕可能因為放置位置錯誤,或因地形高低震盪,導致手腕神經壓迫,引起手部麻木症狀。
自行車騎士手腕可能因為放置位置錯誤,或因地形高低震盪,導致手腕神經壓迫,引起手部麻木症狀。

正中神經

正中神經(Median nerve)正中神經由臂神經叢的 C5、C6、C7、C8 和 T1 神經根形成,沿著肱動脈附近的手臂內側走行。正中神經在穿過手肘之前不提供任何功能。正中神經的功能是讓手腕和手指彎曲,並使前臂內旋,負責拇指側、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一半(多數人是橈側、即接近中指的那一半)和相應的手掌部位的知覺。

正中神經經過手腕時,會穿過由「腕骨」與「橫腕韌帶」圍繞構成的「腕隧道」。這個構造可能因為體質改變(如懷孕或更年期的婦女)、外傷、反覆受壓受力(如揉麵糰、做家事、手洗衣服)、長時間捉握物品等等,造成軟組織腫脹、滑液囊發炎,以及良性腫瘤(如腱鞘囊腫),使隧道變得狹窄,進一步擠壓到正中神經,而導致「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與肘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是睡覺麻木的常見疾患,患者經常睡到一半麻醒。
腕隧道症候群與肘隧道症候群都會引起麻木。腕隧道症候群是睡覺麻木的常見疾患,患者經常睡到一半麻醒。肘隧道症候群則是尺神經受到壓迫導致手麻。

以上三條神經都源自頸椎,最後通過手腕。從頸椎到手指的整條路徑,只要被壓迫或受傷,就可能引起麻木。由於手腕活動量大,壓力自然就容易集中在此處。如果受壓迫位置越往頸椎上靠近,引起的麻木、痠痛範圍就有可能擴大。

進階閱讀:突然手麻原因?手指末梢麻、手指頭麻!如何分辨手麻?認識8類有手麻症狀的疾病

手麻的8個常見原因

手部麻木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症狀,從輕微、暫時的疾病到嚴重的疾病都有可能。常見主要都是因為姿勢不良,包括睡覺、駝背、施力、手部重複動作帶來的問題。

為什麼睡覺手麻?

手麻通常與姿勢、特定動作有關,有些手麻會發生在睡覺或睡醒後,例如:腕隧道症候群在夜間最嚴重,因為當睡眠時肌肉張力下降,手臂中的組織液會留在手掌,導致腕隧道壓力增加和手麻痛。

另一種最常見的原因是手部神經直接受壓,例如:午休趴睡壓迫神經、或以手環抱愛侶睡醒手麻,這是可能是因為尺神經分佈較淺表,容易直接受壓,也可能是肌肉僵硬造成神經壓迫。

其他諸如喝酒隔日醒來也可能有手麻問題,而其他造成手麻的原因,則不一定與睡眠有關,也不見得會因為睡覺而更嚴重。不過需要特別提醒,睡覺時枕頭太高,日積月累就有可能造成手麻問題,這是因為頸椎的神經壓迫。

進階閱讀:

常見的手麻是因為神經壓迫

手麻九成原因是神經受到了壓迫,導致人體的感覺無法正常的傳遞,產生肢體麻木的症狀。而神經受到壓迫究其原因多是長期姿勢不良,其次是頸椎壓迫、神經沾黏。其餘較少見的10%原因還有:糖尿病造成的多發性神經病變、維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營養不良、其他神經病變。以下分別說明:

常見手麻的八個原因,睡覺手麻常見為腕隧道症候群,另外枕頭太高導致睡覺時一直處於頸椎姿勢不正確,久而久之造成頸椎病。
常見手麻的八個原因,睡覺手麻常見為腕隧道症候群,另外枕頭太高導致睡覺時一直處於頸椎姿勢不正確,久而久之造成頸椎病。

手麻原因1:姿勢不良造成的胸肌勞損與胸廓出口症

這種常見的手麻很多來自於工作上的重複動作,尤其是手需要舉高過頭的動作,久而久之會造成肌肉勞損,進而影響。頸部前方之斜角肌因長期姿勢不良,形成過度緊繃之激痛點,進而壓迫夾傷到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之間的上臂神經,而有遠端肩膀、上臂、前臂、手指之遠端疼痛。

由於手部神經源於臂叢神經,因此受到肌肉壓迫導致遠端手指末梢也會感到麻木。常與頸椎退化、五十肩、網球肘、滑鼠手所混淆。

因為長期姿勢不良引發的手麻問題,常見的就是胸廓出口症,這是因為長期低頭,使斜角肌太緊繃,而神經夾傷、進而關節退化、長骨刺壓迫。胸廓出口症常常被當頸椎退化治療,但只做健保的頸椎牽引並無法完全治療。好發於 20 至 50 歲女性,尤其是反覆上肢過頭的工作:如寫黑板、清潔、汽車維修、油漆等。舉重也容易出現此問題。
胸廓出口症(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
胸廓出口綜合症。手麻的原因經常是因為姿勢不良。經常提拿重物的人可以引起肩帶肌肉和韌帶肥厚,從而引起神經血管束的壓迫症狀,經常過度外展上肢的工人或某些體育運動員,長期處於含肩頭向前伸的體位的工作人員,老年人和駝背的中年人易於出現胸廓出口綜合症的症狀。
胸廓出口綜合症。手麻的原因經常是因為姿勢不良。經常提拿重物的人可以引起肩帶肌肉和韌帶肥厚,從而引起神經血管束的壓迫症狀,經常過度外展上肢的工人或某些體育運動員,長期處於含肩頭向前伸的體位的工作人員,老年人和駝背的中年人易於出現胸廓出口綜合症的症狀。

手麻原因2:退化或姿勢不良造成頸椎症候群

頸椎症候群是影響相當大的現代疾病,從肩膀僵硬、頭暈、頭痛、失眠、焦慮、煩躁,甚至背痛、落枕、手指麻木、耳鳴、重聽、胃腸不適、心律不整等等問題都是其表現症狀。

頸椎症後群有很多種不同的疾病類型,一般常見有落枕、手指麻木、感覺異常、頸肩部骨肉酸痛、上肢放射痛、活動障礙等。若依據解剖學、病理學和症狀表現,可將頸椎病分為六大類型: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型、脊髓型與混和型頸椎病等,但不管如何,這種原因引起的手麻,範圍較廣,從整隻手臂到肩頸、手指末梢都可能產生不等的麻木與痠痛感

每個人都可能、也最常見的落枕,其實就是頸椎的初期問題,大部分患者過了急性疼痛後,會慢慢恢復,但也容易就忽略了致病的隱性因素,導致問題長期累積,引發更嚴重的慢性疼痛問題,因此千萬不要忽略肩頸痠痛、手麻、腳麻這常見「小」問題,這可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了!

手麻原因3:姿勢不良造成腕隧道症候群、尺隧道症候群

「我的手睡到天快亮就麻醒,這是不是壓迫到血管了?」、「機車騎一段路,手就麻得厲害,我都不敢騎車了。」、「手麻到沒力,碗都快掉下來了。」這些都是腕隧道症候群的常見主訴。

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是睡覺手麻的最大常見元兇,也是職業傷害中最為常見的上肢周邊神經病變之一,由正中神經經過腕道時受到橫腕韌帶壓迫所致。慣用手比非慣用手更容易發生,常與手部或腕部反覆性的活動有關。患者通常手部感覺會變遲鈍,尤其是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嚴重時手部肌肉會出現魚際肌萎縮,手握力會變差。

手麻原因之一:腕隧道症候群
手麻原因之一:腕隧道症候群。有些說法認為媽媽手也是腕隧道症候群,但其實媽媽手更適合另一種手腕症狀,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腕隧道症候群常見症狀

  • 手作拜拜或是拜拜相反的姿勢,就是法倫氏測驗(Phalen test)都會引發手麻。
  • 甩一甩會比較好(初期、中期)。
  • 初期是痛、中期是麻、後期是無力。符合一開始文章提到的神經壓迫程度的差別。
  • 常見睡覺的時候麻痛而清醒。
  • 常合併有頸椎退化,稱為『雙壓迫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於職業性搬運、托舉、扭擰、捏拿等工作,例如製造業、伐木或是建築工人、廚師、收銀員、電腦打字員等。早期症狀以手麻為主,尤其是拇指、食指及中指。也有病人感覺五指全麻或局限在中指,或者中指及食指,也常會伴隨手刺痛感或無力。

腕隧道症候群疼痛也會放射到手背及肩膀,有些病人半夜常被麻醒,或者騎車中突然手麻。後期神經受到嚴重傷害時,會有肌肉萎縮、手無力、感覺喪失等現象。

手麻原因4:更年期症狀

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象,不特定發生在睡醒或睡覺時。女性到了更年期,受到女性荷爾蒙劇烈變化影響,引起情緒不穩、多和、疲勞倦怠、憂鬱等各種症狀。

由於雌激素扮演著維持軟骨、關節健康的重要角色,因為閉經等問題過度減少,會造成肌腱修復能力變差,容易發炎、水腫,而更年期後女性,手臂脂肪量增加,容易引起手指疼痛麻痺、退化性關節炎、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等問題。隨著更年期的結束,內分泌恢復穩定,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

手麻原因5:枕頭問題與床墊問題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姿勢問題都可能引發手麻。例如:將手壓在身體下面,時間長了影響血液循環,導致手麻、午休時趴在桌上,壓著手臂也可能會有相同問題。

睡覺時的床伴,例如男女朋友、夫婦的環抱睡眠或與幼兒共床時,因為小孩子的翻身姿勢擠壓,讓家長整晚睡姿不正確,導致早上睡醒時就會有麻木甚至痠痛問題。

臨床上,常會遇到習慣睡高枕的手麻患者,例如:胃食道逆流或、心臟衰竭,若不墊高枕頭容易胃酸逆流或喘到睡不好。有些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也會因為鼻涕倒流,容易咳到醒過來,而習慣把枕頭墊高。

枕頭墊太高也會導致血液不循環,導致手腳發麻。一般亞洲成年人,枕頭高度應在8至12公分,最新研究發現,高於或等於 12 公分的枕頭,有機會引致中風。

《歐洲中風雜誌》(European Stroke Journal)一篇研究指出,睡眠時枕頭太高,可能會增加 10% 中風的風險。研究表示,不適當的枕頭高度會令頸部過分彎曲,會增加患上自發性椎動脈夾層(SVAD)的風險,即頸後血管破裂導致中風;以 15 歲至 45 歲的人群最受影響。

而且如果喜歡睡高枕頭,也要特別留意心臟衰竭的問題,因為心臟衰竭可能是一個長久而緩慢的過程,但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早就有跡可循,枕頭越睡越高就是一個警訊。

此外枕頭的高低有時候也可能是因為床墊太軟所導致。如果是行動不便、老年者,尤其要特別注意床墊不可以太軟,同時要注意翻身是否有困難。會造成翻身困難的床墊通常式因為太柔軟、缺乏彈性或是高彈性遲滯,也就是記憶材質都可能因為缺少翻身時的反作用力,導致翻身困難。睡眠時的翻身其實是身體自我調節的重要機制,可以避免壓迫時間過長或姿勢問題造成的痠痛、麻木。

手麻原因6:飲酒過量

若飲酒過量,就有可能在睡醒時出現手腳麻木的問題。飲酒造成的麻木原因其實有很多,若是長期性,可能是出現慢性酒精中毒。其他還有幾個因素:

  • 喝酒後消耗體內的維生素B1等,使體內糖的代謝出現障礙,引起酒精中毒的症狀。
  • 酒精進入人體後,會被人體過度吸收,進入神經後引起麻醉的作用。
  • 抑制神經血管,從而容易引發神經炎。
  • 末梢神經循環出現了障礙。

手麻原因7:中風

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見疾病便是中風,雖然手指麻木不一定會發生中風,但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來說,如果經常出現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肢體麻木、舌頭髮脹等症狀,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的發生。

如果本身有血壓、血脂問題,要注意早晨醒來時,不要立刻起身,可以先稍微手腳活動,再透過手部協助緩慢起身。如果睡醒時就感到手或腳有麻木感,那麼就要考慮是否有壓迫問題,或本身有什麼長期慢性病,例如糖尿病。若麻木感之外還帶有其他語意、口齒不清等問題,都要考慮是否有中風問題。

手麻原因8:其他疾病

心腎疾病也會引起手指發脹,一般伴有臉腫或腿腫,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現手腳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如果你懷疑自己有這些疾病,需要做尿檢、血糖等相關檢查,以便確診。

下表整理關於手麻位置與可能對應的疾病,可以作為辨認的參考:

手麻位置手麻症狀可能疾病
手腕及手掌拇指、食指、中指腕隧道症候群
小指+無名指一半麻肘隧道症候群
手麻、脹痛糖尿病、末梢循環
手臂及手肘頸、手臂、手肘、手指麻、痠痛頸椎病變、退化、心血管
胸廓出口症候群
網球肘
高爾夫球肘
全身性手麻手麻+無力藥物、電解質失衡
手麻+呼吸困難+痛覺敏感自律神經失調
手麻+手舉不起來肺血栓、肌肉壞死
手麻+臉、身體半邊麻腦中風
天氣變化時指尖、手掌、下肢麻痛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溼關節炎)

手麻也可能是中風的徵兆

中風是由於大腦某個區域的血液供應減少而引起的腦損傷。

一般手部麻木通常不是緊急狀況的徵兆。即使可能性不大,但手部麻木可能是中風的徵兆。手部麻木可能是中風的唯一症狀,也可能與其他症狀一起出現,如果伴隨以下任一情況,請撥打 119 或讓人帶您前往最近的醫院急診:

  • 手臂或腿部突然無力或麻木,尤其是身體單側。
  • 說話或理解別人有困難。
  • 錯亂。
  • 臉下垂。
  • 一隻或兩隻眼睛突然出現視力障礙。
  • 突然頭暈或失去平衡。
  • 突然劇烈頭痛。

手麻要看哪一科

手麻超過一週以上,建議一定要就診檢查,千萬不要拖,神經壓迫久了可能產生難以逆轉的問題。至於手麻該看哪一科?可先簡單判斷手麻發生原因,再尋求協助:

手麻原因就診科別或協助單位
床墊、枕頭不適合床墊專賣店
腕隧道症候群神經內科、疼痛管理科
頸椎疾病神經內科、疼痛管理科、骨科
糖尿病一般內科、家醫科、新陳代謝科
疾病引起的神經受損神經內科
更年期婦產科
疑似中風急診
手麻要看哪一科?
手麻要看哪一科?

若是難以判斷自己手麻的原因,狀況輕微時可以先尋求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的協助。若麻木頻率高,且伴隨疼痛,建議可以先看神經科或神經內科。有些醫院或診所有疼痛管理科。疼痛科可以優先解決疼痛麻痹問題,接著協助找出原因,提出接下來的治療建議。

如何舒緩手麻的建議

手麻問題若是在各種疾病初期,都能透過各種舒緩方式恢復,並且改變錯誤的生活習慣。但若放任不管或是習慣照舊,長期之後就可能累積為更嚴重的問題,甚至需要開刀治療。

偶爾手麻的舒緩

偶爾的手麻可能是因為睡覺壓迫手,引起腕隧道症候群、熱水澡洗太久末梢神經不良都可能帶來幾分鐘的手麻感覺,如何舒緩手麻感呢?

  1. 放鬆雙手和手臂,保持手肘和手腕伸直:枕手睡覺或睡覺壓到手時,可能會出現麻木和刺痛感。這時只要稍微改變位置幾分鐘通常會舒解。
  2. 搖動雙手直至麻木感消退:如果放鬆姿勢,麻木持續時間超過 30 秒,可以左右搖晃手腕,但避免用力過度。有時如果是枕手睡覺,麻木感會持續較久。
  3. 將雙手放在溫水下沖洗 3 至 5 分鐘:如果雙手仍然麻木,請將其放在溫度約32 至 38 °C 的溫水下,將手和手腕放在水下慢慢彎曲和伸展。溫水可以增加血液流動並舒緩雙手,適用於腕管綜合症和雷諾現象。
偶爾手麻的舒緩
偶爾手麻的舒緩

麻木持續,頻率增加或擴大

如果麻木症狀持續,且發作的頻率增加或擴大,那麼就應該要找出原因,尋求正確的解決方法。除了就醫檢查與治療之外,以下提供幾個簡單的建議:

  1. 止痛消炎:開始有神經的急性壓迫,引起發炎不適時,消炎止痛藥能減緩不適感。可以詢問醫師的處方。
  2. 針灸治療:針灸可以舒緩肌肉緊繃,針對手三里、內關、大陵等相關穴位做改善,都有不錯的效果。
  3. 補充營養:飲食中,可適度補充富含補充 B 群的全穀類食物,幫助神經修護。更年期的婦女也可補充大豆異黃酮來調整體內分泌,減輕對關節的影響。
  4. 配戴護具:腕隧道與尺隧道症候群都有可以固定的護具,可以減輕睡眠時姿勢不正確持續加重問題。
  5. 復健運動:游泳也是很好的復健運動,但若是有頸椎問題時,不建議游仰式,以免頭持續往後仰加重不適。
  6. 調整睡姿:睡覺時,宜採側躺或平躺,要注意枕頭的高度,要能維持頸椎正常的弧度。側睡時,頸部後方的頸椎棘突連線,須與床面平行。平躺時的額頭跟下巴的連線,則應與床面平行。若額頭高於下巴,代表枕頭太高,額頭低於下巴,則表示枕頭過低。
  7. 手部伸展
    • 伸展:手肘伸直,以一手輔助,把另一手的手指往上壓,數10到15秒。
    • 彎曲:同樣手肘伸直,以一手輔助,把另一手的手指往下拉,數10到15秒。
  8. 頸椎病舒緩
    • 直視前方,讓頭往右邊傾倒,像要躺在肩膀上。右手繞過頭頂壓左耳,讓頭可以更靠近肩膀,停留5秒再換邊。
    • 坐在椅子上讓頭往後仰,像是想盡可能去看身後的東西,覺得到極限就停,維持5秒。接著低頭向前,看自己的胸口,但不要聳肩,一樣停留5秒。
    • 四個方向為一輪,可以重複10~15輪。


推薦本文

發佈留言

3 + five =

error: 版權所有 !!
內容索引